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

组长:小新
文档 14 篇 · 服务 57 次·活跃成员 0 位
为图书馆的童书阅读,图书馆里绘本故事讲述以及阅读课程,各分馆图书购买和图书推荐提供信息,组织图书相关培训信息会基于此社群发布,是童书信息集散地和交流场所;
想参与绘本故事讲述的伙伴需要同时报名微澜任一分馆馆员作为实践场所。
也欢迎其他有能力贡献的伙伴加入社群为微澜图书馆赋能。
  • 王铭龙
    王铭龙0 赞
    2021-10-18 08:30至16: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7.5小时,通勤时间1.0小时,合计耗时8.5小时。

    今天在微笑图书馆学习了关于绘本的许多知识,非常有收获

      
  • 刘演琴
    刘演琴0 赞
    2021-10-18 09:30至15:1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5.7小时,通勤时间1.5小时,合计耗时7.2小时。

    终于学会了绘本的正确打开方式,很有收获,谢谢组织安排👍。

      
  • 张燕南
    张燕南1 赞
    2021-10-18 09:30至16: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6.5小时,通勤时间2.5小时,合计耗时9.0小时。

    微澜馆员相聚微笑图书馆,参加第一天的绘本故事人培训。

    很开心能够当面感谢认领我发布心愿单的唐燕川,认识了住在相邻小区的新朋友,还有听到方烨的搞笑版《要是你给老鼠玩手机》~这书原来和《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并不是同一作者。

    微澜广州好几个馆都开展了进班级讲绘本活动,这似乎是微澜图书馆在开馆借还书后的功能进阶。

    上午讨论过儿童阅读的意义,比较同意的观点:阅读就是小朋友温饱之后的基本需求,增加词汇量丰富文笔好比赠品随机送出,可遇而不可求。

    分组展示先看图再读文字环节,唐晓辉和方烨配合默契,最后那条大鱼头顶小帽子施施然游走的结尾很有趣,不对小鱼的小机灵做道德评判也很厚道。

    下午分组练习讲绘本,发现同样是一对多,没有投影仪靠手持展示绘本,同时精准读文字并且和听众保持眼神交流,不背稿基本做不到。

    但是,这时候远观绘本可以得到平时近读所没有的全景体验,那种大色块强对比的画面特别适合这么看。

    四个组代表给大家带来风格各异的绘本故事,方烨最后送出的“啊啊啊…”读绘本彩蛋,让大家愉快地结束了今天的活动。

    微笑图书馆几位老师的培训组织中规中矩:开场有破冰,每段有回顾,课后还有作业~不虚此行。

      
  • 陈瑞薇
    陈瑞薇2 赞
    2021-10-18 09:30至16: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6.5小时,通勤时间2.0小时,合计耗时8.5小时。

    微澜志愿者在微笑中聚首


    今天广州天气明媚宜人,微澜将近20位志愿者齐聚位于柯木塱的微笑图书馆,开始第一天绘本阅读课的培训。


    我们都是因为爱孩子、爱读书才来到微澜聚到了一起,和微笑图书馆的志愿者们是志同道合。微笑图书馆的培训老师一上课便问大家:阅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一致的答案是:培养孩子的理解力、想象力、自我学习力;认知世界、拓展经验、丰富人生。最难得的是,我们也一致否定了功利性的阅读,认为积累词汇、提高写作水平不应该成为阅读所追求的目标。


    开章名义,老师首先给出了绘本书的定义:绘本除了故事性、内容表达的文学性这些共性以外,它还有自己特殊的“图画表达的艺术性”和“游戏属性”。我们还讨论了绘本与我们小时候看的连环画(小人书)的区别,小人书是对别人已有作品的再创作和演绎,绘本是图画加文字的艺术创作,具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然后我们了解了绘本的结构,包括:封衣、封面、书脊、蝴蝶页、扉页、正文、封底。原来绘本每一部分都含有故事的细节,读故事的人必须把所有信息都读出来读完整。封底常常还有故事信息,甚至书脊都有。以前我在8馆读绘本一定是漏读了很多情节了。


    接下来老师介绍了讲故事的两种方法:小大读书法和插嘴法(毛毛虫法)。小大读书法要求:一字一句地读,有字读字无字翻书,让儿童在不受干扰下,完整听完一个故事,最后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进行讨论;插嘴法主要目的在于引发儿童的思考与讨论,说故事的人只是引领者,不是讨论的标准答案者。


    今天课程的高潮是下午以小组为单位的实操练习,每个小组都有一名培训老师旁听并给出点评建议。我们所有人都热情高涨地投入练习,怎样更好地拿着绘本展示、怎样有节奏有变化地朗读、怎样眼神交流,等等,组员会互相给建议。整个练习过程相当的热烈,已经达到了组与组之间的互相噪音影响。最后,在方烨示范性的演绎了一个绘本后圆满结束。方馆长很好地用声音塑造了角色,生动传神地讲了一个老鼠与手机的故事,我们所有人被带入了故事的场景的同时,也知道稍后要多练习角色朗读的技巧了。


    开心学习、快乐做公益!今天大家都玩得开心,学得尽兴,期盼下周第二节课咯。







      
    • 陈瑞薇
      陈瑞薇  2021-10-19 09:19
      私信发给你哈😊
    • 小新
      小新  2021-10-18 23:17
      一直期待在第二张图,试图看出全貌,我与微澜的故事😄
  • 文萍
    文萍1 赞
    2021-10-18 10:00至16: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6.0小时,通勤时间2.5小时,合计耗时8.5小时。

    参加微笑图书馆的绘本故事培训,上午主要是破冰和绘本这种图书类型的简单介绍,下午在老师示范后,每人选一本绘本练习讲故事。小组练习跟Helen、一帆、瑞薇和老方一组,大家都有给孩子们读绘本讲故事的经验,只有我是新手,得到了很多建议,还给我机会上台在大家面前讲。至少当众开口了,之前睡前自己读故事的劲没白费。晓辉、堃杨、周柳都预约了本周21馆值班。同频的朋友们一起交流,很开心~

      
  • 周柳
    周柳0 赞
    2021-10-18 12:00至16: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4.0小时,通勤时间2.0小时,合计耗时6.0小时。

    学习了如何更好的读绘本,让聆听的小朋友更容易跟上节奏与融入其中等精彩内容。

      
  • 可可
    可可0 赞
    2021-10-18 09:30至16: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6.5小时,通勤时间2.5小时,合计耗时9.0小时。

    学习了绘本的基础和朗读绘本的方法,并实际练习

      
  • 权爽
    权爽0 赞
    2021-10-18 09:30至16: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6.5小时,通勤时间2.5小时,合计耗时9.0小时。

      
  • 方烨
    方烨0 赞
    2021-10-18 09:30至17: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7.5小时,通勤时间3.0小时,合计耗时10.5小时。

    欢乐的绘本培训课!

      
  • 陈铭绯
    陈铭绯0 赞
    2021-10-07 10:00至17:3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7.5小时,通勤时间3.0小时,合计耗时10.5小时。

    《原来我有这么多》

    一、书中隐含的价值观:认识并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如果有可能的话,和朋友分享快乐,让这种快乐从小快乐变成大快乐。认同这种价值观,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不珍惜现有的生活。

    二、人文盲区、文化冲突:我们通常会说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过着人人羡慕的生活,而这些孩子也会自视颇高,不愿意或不可能认同/体恤穷苦人家孩子的生活状态。但故事中的主人公艾琳却并非如此。

    三、深层触动:如果仅仅认识到或者仅仅满足于现有的舒适生活,就足矣吗?故事中的小主人公艾琳从离家出走的经历中体验了孤儿院的孩子们的生活,并能体察到孤儿院孩子们内心对家、家人、家庭生活的渴望,由此想通过分享自己的快乐来帮助他们。


    问题:

    1,艾琳明明家里很舒适,爸爸妈妈还经常给她寄礼物,她为什么还不开心?(感受,高于文本)

    2,雷先生口中的“好纪律才有好品性”等等,艾琳认同吗?为什么?她是怎么做的?(感受,高于文本)

    3,艾琳为什么不喜欢交响乐队的曲子?(事实,基于文本)

    4,艾琳离家出走后,为什么骗警察说她是一个孤儿?(诠释,联系实际)

    5,在孤儿院里,6岁的France在艾琳怀里哭,艾琳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她后悔离家出走吗?(感受,高于文本)

    6,艾琳为什么要通过藏在布袋里的方式逃离孤儿院?(诠释,联系实际)

    7,如果你是艾琳,你会像艾琳那样离家出走吗?(行动,联系生活)

    8,如果你是艾琳,你重新回到家后会做些什么?(行动,联系实际)

    9,艾琳在生日晚会上唱的歌,和她离家出走以前在浴室里唱的歌,内容是一样的,你认为心情也一样吗?为什么?(诠释,联系生活)

      
  • 葵予
    葵予0 赞
    2021-10-07 10:00至18:0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8.0小时,通勤时间3.0小时,合计耗时11.0小时。

    终于第一次来现场听小米老师的绘本课!
    全天课思想激荡、收获满满;于我而言,最需要被记住的一点是:
    「保持中立,才能在读书会主持时更包容!厘清孩子真实的意思,不因孩子答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角度而给出格外的称赞。在与孩子的相互启发中,有一个新的发现,就把自己再降一分;放心,对读书会参与者放心,他们是真正的主角。」
    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我很多的练习。至少在课上这几册绘本中,我也能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自我代入感」,尤其是马上能与经历与我类似的主人公深度共情;这种共情也是一把双刃剑。带着这种共情,我们可以马上发现「这本书真正触动我的是什么」,从而在备课中提出更深入、更有层次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与同自己类似/自己欣赏的角色共情多一分,与书中其它角色的共情就可能少一分。可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或许都是书中的「其他角色」;《蒂莉和高墙》中那些安于日常生活、中途放弃翻墙努力的老鼠,也很可能是我们身边非常温暖的人。
     
    以下是我个人关于课上绘本的阅读体会;同一册绘本,每个人阅读的体会可以完全不同——
    第一本《小鸡大冒险》就听到哭:小鸡露易丝在第一次冒险出发时,认为自己不可能被同类理解,因此不愿和农场关心她的人讲述自己的冒险经历;她的内心是孤独的。每一次冒险中,她经历着不同类型与层次的关系;终于在第三次冒险「命中注定」被困笼中、一点点啄开笼子解救自己与同类时,她发现他人能够理解自己、自己可以影响他人。打开自己的一步,对她而言是更深层的心灵冒险;她也因此收获了内心深处渴盼已久的回应——自己精神中最看重的价值,同样被自己挂念的伙伴深深认可。
    《佩泽提诺》是一部关于自我认知的哲学绘本。主人公方块小P一直认为自己是某个大方块组合体的一部分,一直在确定是哪一个。一直问到智者,智者没有直接告诉小P答案,而是建议小P到砰砰岛去寻找。在砰砰岛,小P的方块被打破成很多小碎片,自己又小心翼翼地重组,确认每一块都没有被落下;小P这才发现,我就是我。整个过程,都是我曾经历的;其间苦痛难以言说。「确认每一块都没有被落下」,真的好难好难呀;在「砰砰岛」,甚或时至今日,我依然能看见自己身上的一些碎块,它们身上的颜色是那么丑陋,我想将其抛在「砰砰岛」,再也不回望它们,可它们却像长长的、灰色的影子一样,一步步紧跟着我。
    《蒂莉和高墙》,小老鼠蒂莉尝试种种方法翻到高墙的另一面,看到的依然是和它们相貌一样的老鼠;可正因为蒂莉的努力,墙两侧的老鼠终于能够彼此联结。这个故事中,「高墙」的寓意不仅在于隔绝沟通、限制自由;更深层的是,「高墙」潜移默化地改变了蒂莉身边其它大多数老鼠的心理——它们只想着每天怎么过日子,像避免谈论房间里的大象一样,避免谈论高墙本身,不知道也不去想自己失去的究竟是什么。蒂莉曾幻想高墙另一面的奇幻美景,而真正到了另一面,看到的却是一样的老鼠;这时,蒂莉如何面对这种「失望」,如何发现穿越「高墙」本身的意义,是很耐人寻味的。
    《西奥多和会说话的蘑菇》,权力是如何被制造、又是如何迅速化为泡影;其间的深层心理需求是什么……
    《蒂科与金翅膀》,我自己的小组分析抽到了这本书;作者在此呈现的很类似「集体主义」社会的现实矛盾——小鸟蒂科拥有金翅膀后,似乎「不得不」在自我实现与获得朋辈认可中「二选一」。在蒂科没有翅膀时曾为其衔来果子吃的伙伴,在蒂科拥有金翅膀、和他们「不一样」后,带给蒂科的却是误解、指责与冷落。蒂科彼时彼刻心中的孤独,我童年亦曾体会。在一次偶然的助人行动中,蒂科发现自己不仅可以用金翅膀上的羽毛帮助他人走出困境,还可以在贡献出一根金色羽毛的同时,身上对应长出与其伙伴一样的黑色羽毛;由此,蒂科越来越多地助人,直到翅膀上的羽毛变成黑色,飞回伙伴身边,伙伴靠着蒂科说「现在我们是一样的」,不过蒂科知道自己其实依然不一样。这本书就十分取决于我们以何种视角向孩子提问;如若我们没有看到文本中的矛盾,只是顺应表面上蒂科「助人」与「重获友谊」的逻辑,却未用问题引入反思,这样的绘本课,很可能「甚至是危险的」。

      
    • 葵予
      葵予  2021-10-16 10:59
      说得没错,作为成人一方面会读出自己的感受,一方面也要对可能的主观自我代入保持自觉;面对孩子当然不会先代入自己主观的想法,即使提问题也是开放的问题:)
    • 张燕南
      张燕南  2021-10-10 13:42
      成人隔着十几年几十年给小朋友讲绘本,会不会是他们童年阴影啊~人家就想用自己小脑袋好好看看图看看字,而已。
  • 廖细雄
    廖细雄0 赞
    2021-10-07 09:30至17:30在绘本故事和图书交流组执行培训研讨,实际服务8.0小时,通勤时间4.0小时,合计耗时12.0小时。

    阴差阳错,小米老师已经为微澜进行到第四次培训了,今天还是第一次参加绘本故事的培训课程。到的时候,雨辰和毅桦已经早到了,还布置好了现场。一早阳光太好,门口的紫叶李,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还记得一年半前搬过来的时候,在树下等搬家公司,搬运物资,开门,站了很久。于是干脆就在楼下等着给大家开门,看着大家一个一个从城市的各个方向,走进远洋自然这小小的空间,总是有某种奇异的感觉。

    错过前面的培训,这次培训也错过前面的十几分钟,当跟着小米老师领读《小鸡大冒险》【今日培训主题,以《小鸡大冒险》为例,探讨如如何提出好问题】的时候,对于可以使用的20个阅读策略我是茫然的,不过,当然,纯粹作为一个读者,一个学习者,这本身并不是影响参与课程。

    好的绘本,真的有很好的视“听”享受,对文本解读也是非常“高级”的,没有找到恰当的词。现在反观,如何基于绘本,以及文字本身来思考和感受,尤为重要。就像欣赏一件好的艺术品,基于作品本身和给你的感受+在这个基础上再做延展的诠释,理解,很重要。小米老师一开始也强调,基于绘本本身当作为一个读书会,或者课程展开的时候,问题的设置,以及对参与者的回应,如何在讨论中不无限的发散很重要。当然,这也意味着,做活动或者课程设计的时候,对作品本身的研读越深入越全面,课程的设计越为重要和可靠。如果孩子自己都,可能是60分,当时如果有人导读,可能是80分,如果做了不好的导读,可能只有40分。我想,除了价值层面的影响,也包括阅读文本和解读文本以及绘画的能力。

    在实操阶段,我所在的小组选用的绘本是《奥尼多和会说话的蘑菇》,大家即使在读同一个绘本,但是大家观察到的,理解的,其实还是会有很多的不同,小组讨论的好处就是,大家可以不停的互相激发,取长补短,对文本和图片,也可以一遍又一遍反复的观摩,叩问细节,也可以在讨论中,看见他人和我们自己,既有作品里的人,也有我们参与讨论的人以及我们投射到的人。

    在分享阶段,后来LY说,会感觉压抑。这是一开始我们没有预料的结果。小米老师的及时提点,关于创设问题的提醒可以说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比如在我自己在问题设置上,全部都是自己理解和阐释过以后的。。。为什么?希望通过问什么来引发小读者的思考,但这其实是对自己观感的投射,至于别人如何回答,看到和感受到,思考到,完全不可控。

    而小米老师在适当和关键的情景,会提示我们问,如果你是谁,如果你在某个情境下,是这样做(不是那样做),故事后面会怎么样进展?即可以很好的引导思考的方向,同时,又不会对别人造成强制。

    学无止境,作为一个初学者,初浅的记录下自己的感受。

      
« ...2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