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不疾不徐行驶着公交车上,拥挤的人群使得车内气温有所回升,冻得发麻的四肢也渐渐恢复知觉,望着车窗外不断倒退着的灯火,长舒一口气,终于有了心绪来思考,体会开馆第一天所带来的一切。
下午,到馆后稍作整顿,手头上的开馆公告还未制作完成,便听到了一阵喧闹涌来。打开馆门,外面已聚集着一长列的孩子们。气温虽低,却顶不过他们的活力。说实话,没有任何思想准备下,开门看到这种情境,不免发慌。所幸下午左老师已有所指导,虽不够镇定但也按着步骤进行。因为之前的馆规还没有得到普宣,加上孩子们爱闹的天性,往往是同一个问题要不断重复的回答数遍。我们两个人,一个管理秩序,一个负责录入,理论上似乎足够,但实际上手忙脚乱。所幸,孩子们都很听话,亦很懂礼貌。就这样课间三十分钟,在一种“有序的混乱”里度过,我们也在这种状态中找到了平衡与规律。但很抱歉的是,由于一开始的生疏加之设备问题导致很多小朋友“败兴而归”,只能跟他们反复保证我们会一直待到4:30分。看到他们生怕我们会跑掉而反复的询问,实在是好笑又开心。不管是出于新奇,亦或是真心喜爱,这样对阅读的渴求,我心想,也期盼,总会给孩子们带来些许变化的吧。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孩子们借书的热潮有点像“植物大战僵尸”,不管是10分钟的课间,还是30分钟的,亦或是放学后。下课铃一响,往馆而来的脚步就不会少。然后便是持续的忙碌,忙碌过后稍作整理将图书归位,作一小结,便是对下一波的等待。在这一下午的时间里,有两位老师来访。一位对图书馆的各项规定都做了简单的询问,看的出来,老师也是有兴趣的。而另一位老师的一句话却让我们感触颇深。这位老师并不是来了解情况的,相反,进来之后便开始对一正在排队等待的孩子“开训”。我讶然于突然的安静,抬头一看,是那个男孩委屈的嘴角,伴随着的是“不学习却跑来这看书”的话语。这种言论,伴随着我成长,到了十年之后竟然还是这样。本来一直吵着要赶快借书的孩子,在这之后却显得相当失落,与前面别的小朋友形成鲜明对比。这也让我们思考,我们以为的进步,我们以为的发展到底在什么地方,到底在何种程度。“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到了小学呢,孩子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活动,我希望,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几千册的书籍,也不是几天的学校热度,而是一种启发。最起码,我想告诉孩子们,爱读书,没有错。读书,与学习并不冲突。读书,能带来的还有很多很多。
2017.11.28
昌52公交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