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毅桦

发表于2018-10-17 05:38

2018-10-16 10:30至16:00服务,通勤时间1.0小时,合计耗时6.5小时,今天和三个新志愿者一起值班。开馆前找了主任,提了低年级借书比较少的问题。主任认为一年级的可能下学期开始借书比较合适,二三年级的他去和老师沟通一下。中午时二年级果然就来了,挺好。值班人力充足,做了书架整理,破书修补,还给孩子读了故事,扫地拖地等工作也都做了。  

今天值班,有两件事情是很值得记录分享的。

第一件是QJA操作电脑一事。

五年级的QJA在图书室自愿帮忙很久了。他说真的不算是个爱看书的孩子,甚至漫画也不太爱,经常借点字不少的书,然后一个课间就还回来,似乎就为了每次开馆都能有个借书的纪录。

但他爱帮忙确实是真心的。上学期他一直都是做图书归架的工作,这学期从之前志愿者分享的值班照片看,已经有过独立操作电脑的经历了。QJA不是那种比较霸道任性的孩子。我从来没听他说过“让我用电脑,让我操作”之类的话。

今天也是。我跟他打招呼说好久不见,他跟我说只要开门他就会来的。中午借书的人多,他并没有来了就去用电脑,反而是默默地观察出有三个新志愿者,操作不太熟练时就在旁边提醒两句。下午第一个课间,志愿者们都在书架前忙着,操作台空了,他才赶紧坐到电脑前帮忙登记借阅。

说真的,能帮上忙~特别是志愿者单人值班时,他对系统的熟练程度已经足以独当一面了。但是我还是希望提出三点反思希望和大家交流的:

1.我们允许他操作电脑,他的(同班)同学们会怎么想?

上学期,和QJA一样爱帮忙的不止他一个。WH,YL,还有几个我没记住名字的女生,都是图书室对面四年级的孩子。一下课就来图书室转转,经常帮忙还书归架。他们对于电脑和扫描枪都是眼馋的,尤其是YL的性格,喜欢亲近的,早就想有机会玩一下扫描枪了。但上学期的我都坚持是自己操作的。我的想法是,图书归架的工作,只要愿意帮忙,人人都可以参与。而扫描枪只有一个,每个人都想试试,我们让谁用不然谁用是很难做到公平的。

今天QJA帮忙时(当时还没操作电脑),我向新志愿者介绍他,我刚说“这是QJA,帮我们很多忙的。“旁边的YL就说话了,“难道我没有帮很多忙吗?”我赶紧说也有,YL接着说“但你们都不信任我。。。”我有点语塞,只好笑着问他“我们不信任你呀?是怎么发展成这种局面的?”其实我是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YL说"怎么发展的?两万年前就是这种局面了。。。”

虽然YL用开玩笑回答了我的问题,但他内心肯定是感到有委屈的。在孩子的角度,“不公平”是很大的委屈。虽然从我们的角度,完全能够列出更信任QJA的原因,但是在他的同学,尤其是一开始就一块经常来帮忙的同班同学眼里,难免是有不公平的。(今天没见着WH,不知道他平常咋样。)

2. QJA的服务态度?

下午第二个课间,QJA在独立操作电脑。我站在桌子旁补书,正好看到一个男生来借书,QJA扫了那个男生的借书卡后,将卡扔回去给他。(我承认桌子比较大,他要用手递稍微显得远。)我立马对QJA说,我们帮别人借书后,要说阅读愉快,欢迎你常来,把卡扔过去是不礼貌的,不可以这样。那个借书的男生听到我说,脸上露出愉快的表情,QJA就主动说了句对不起。

后来我也观察到,坐在电脑后的QJA略微有些“老板“般的行为细节。例如:不够主动,翻看自己的书或者靠在椅背上,来借书的同学需要主动叫他“帮我登记一下”;礼貌不足,他的说话方式一般是“把你的卡给我”,更别提登记完之后说句“阅读愉快”啥的。

我并不认为这是QJA的错。我觉得这只说明我们没向他讲清楚,没教过他——操作电脑绝对不意味着一种权力,一种与其它同学不一样的特权!操作电脑意味着为同学们提供服务,电脑只是服务者的工具!有一些具体的行为是体现出这种服务精神的,例如全神关注,主动询问,自己主动伸手去拿书拿卡而不是让对方递过来,态度温和,登记完之后祝对方阅读愉快,欢迎对方常来(这些话一定要说出口)。

除了在我们自己操作时做好示范,我们应该明确地要求QJA,和以后如果任何其他孩子也操作电脑时,做到这些行为。这些行为体现的服务精神,才是我们感谢QJA所提供的帮助,也能减少其它孩子看到自己的同龄人在操作电脑时感到的不舒适。

3.其它孩子的秩序问题?

我观察到,QJA独立操作电脑时,时常会有其它孩子跑到操作台后面去,一般都是他认识的同学。他们或者在旁边看,或者自己要借书,但是不在前面借,而是到桌子后面让QJA操作。

我个人感觉这种现象也是需要及时制止的。操作台区分出操作员和借阅者,是基本的秩序体现,这个界限不应该模糊。


其实在所有的儿童工作中,儿童自治、儿童自主管理都是备受推崇的理念。但我个人其实一直是怀有警惕态度的。儿童如何认识自己在管理中得到的权力,被管理者如何理解管理者的产生,在中国这种连成人也没多少能对权力有清醒认识的环境下,所谓的儿童自主管理真的是好事吗?

相对而言,儿童自主服务我觉得是更合适的理念。用系列规范的行为,包括语言的要求,体现出服务者的定位。儿童参与的积极性来源于对服务的认可和热情,而不是对“权力”的向往。服务与管理之间的界限,是需要做为引导者的成人,有明确的意识和采取相应的行为的。

所以,具体对于5馆的QJA同学参与操作借阅系统一事,我提出的建议是:

1.如果能忙过来,尽量还是由我们自己操作系统。我理解一些新志愿者会感到难以对孩子say no。其实在孩子的眼里,我们再和善,也是成人,我们是可以随时理所当然的说出不字的。只要保持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对孩子说谢谢你,我现在能忙过来了,我想自己操作,你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看书了之类的话就一定可以的。温和,坚定!

2.如果需要孩子帮忙操作系统,则要明确的告诉孩子,这是为大家提供服务,所以需要有服务者的态度。明确的告诉孩子上述行为规范——全神关注,主动询问,自己主动伸手去拿书拿卡而不是让对方递过来,态度温和,登记完之后祝对方阅读愉快,欢迎对方常来(这些话一定要说出口)。

3.我们在谢谢QJA或者其它帮忙的孩子时,应该说谢谢“你为大家服务”,而不是“谢谢你帮了我”。我觉得把这个区分明确的表达出来,是让孩子理解大家是互帮互助,是志愿精神。

4.维持基础的秩序界限。除了必要时帮助借阅登记的孩子,其他人都不应该来操作台后面。界限感对孩子而言也是安全感,是需要我们比较坚定的维护的。

以上~个人反思,希望和大家交流。


第二件要分享的事情是下午3点20的课间给几个孩子读了4个绘本故事。

3点20的课间,来借书的孩子已经不多了。一开始就只有那两个最近很活跃,每个课间都来的三年级孩子。观察一下就能知道他们是对课外书接触很少的孩子。在书架前似乎对每本书都挺兴奋,但是又几乎一本都挑不出来,问有没有恐龙的书也是刚问完就又看别的去了,每个课间借了书都是下个课间就还。

我看这次他们又在书架前徘徊,就去问他们想不想听故事,我可以讲给他们听。安静一点的那个小声地说想,闹腾一点的那个就直接走开了。我觉得有一个愿意听的也很好呀,就让他挑一本故事书让我讲。他翻了翻那些有拼音的书挑不出来,我就干脆自己拿了个绘本问他听不听。第一本书我挑的是《海马先生》。我把书里那几页透明的塑料插页翻给他看,果然让犹豫不决的他有了兴趣。于是我蹲着他站着,我们讲完了第一个故事。我问他要不要再听一个,他有点犹豫。我感觉可能是因为没人这么给他讲过故事,他有点不知所措。我就挑了第二本,宫西达也的《好饿的老狼和猪的小镇》,狼和猪这种故事一般孩子都有兴趣的。这次我们坐在凳子上讲的,他那个闹腾的朋友也坐下来听了。讲完以后我问要不要再讲一本,他这次就很爽快的说好了。我挑了本《石头汤》,解释书名的时候一个大孩子听到了,也纳闷石头怎么能煮汤,一块坐下来听了。第三本讲完,孩子就自己去架子上,我之前挑书的绘本那一层挑了第四本,是《一寸虫》。这次连陆续来到图书室的五年级孩子都围过来站在我的椅子后面一起听了。刚讲完,上课铃就响了,我说下次再给你讲,他说明天吗?我只好说明天是别的志愿者值班,如果能忙过来就给你们讲。他愉快地上课去了。

10分钟不到,4个绘本,孩子从没接触过绘本、对绘本没兴趣,到能够自己挑书,到愿意明确地表达出还想听,变化就是这么快:)今天真的是因为值班的人力充足,所以能够有机会做第一次尝试,效果真的不错!如果以后有机会,也鼓励大家在最后一个课间,借书的人少时试一试。

1508 阅读 | 6 留言 | 3 赞
  • 2019-11-11 13:21:28 廖细雄

    日志里的情况有一段时间这是困扰5馆馆员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不过后来QJA的孩子,还是会来帮忙,特别在需要的时候,特别是新馆员独立值班的时候,他经常的起到救援的作用,现在也会经常借书看书(实际情况每个馆员会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观察来按自己的方式相处)

  • 2018-10-17 14:06:58 胡速

    有意义的思考。不过你们应该知道,办图书馆是好事,让众多志愿者为孩子们服务的制度确实不好的。早年我在美国乡村小学,看到所有的孩子借阅图书和文艺用品都是自助登记,自助归还。孩子自己找,自己还,自己签字,大人只是做为见证人。

    问题不是出在孩子上,是你们自己的制度有问题。

  • 2018-10-17 11:21:50 廖细雄

    谢谢毅桦这么用心的写出来。这么充分。

    关于孩子们参与借阅操作,支持不参与。

    (这一点在图书馆刚进馆时,但凡有我们需要老师帮忙的,最后都是由老师指挥发布命令,学生来做事这一点,就有了认真的确认。

    在学校,老师有事情安排学生做似乎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在这里,我也想补充一些另外的,依然是一些细节,一些曾经发生过的过程的记录:

    从第一个学期刚开馆的时候到后来图书室举办征文活动,我们在馆内其实关于如何与孩子们相处,很多小细节以及小问题如何处理都有很多争论的。这种各抒己见的传统,以后也可以延续下来……每个人可以表达自己自己的意见看法,相互了解彼此的想法,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些彼此阐述去了解我们所观察到和理解的孩子以及我们自己。。。不是为了指责,而是为了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之外,除此之外,如果我们自身也可以有所获益,那就更好。

    之前也有馆员建议过允许孩子们协助借阅问题,毅桦也提出过一些孩子参与操作其他孩子可能发生的疑问;但都限于我们几个私底下的讨论。。。


    上个学期期末问过Qja和一些孩子问题:

    这些问题由孩子们主动要帮忙整理书籍,借阅,以及问问题引发:

    ”你们下个学期还会来吗?“因为大多志愿活动只是持续一次几次或者一个时间段,孩子们是自然的发了问。当时告诉他们,只要我们时间上安排允许,我们就会坚持来,如果我们不能来,还有其他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可以来。


    后来也问题:

         如果孩子们自己管理图书馆,你们觉得可行吗?

         可以。

         那么,如有不遵守规则的同学,怎么办?

         三次,给三次犯错机会,三次还不听就没收卡,不允许进图书馆了。

         这样是不是太粗暴了,不允许在看书。而且,也不知道他们犯错的原因。

         没有其他的解决方法了吗?

         没有。

         “老师就是这样对我们的,一直都是。”

         孩子们的抱怨,一下子爆发了。

         表达了许许多多的,大部分关于如何被对待。

         ……

         …………

         “我们是否有其他解决方案,是否有其他的相处之道。”当然,这一点,我们无法硬生生去教导。

             学生们会有许多的小心思,了解,然后寻找方法去克服和化解,或者通过了解告诉他们这样是不对的,是不对所以不要为之,而不是不允许。

    …………

         关于Qja,这个学期每次值班他都来,但每次都还是拒绝。

         周一也有女生一直站在我旁边问了我很多问题。女孩子也温和而坚定,感觉得出来,没有像示意其他孩子那样示意她到桌子对面。

         Qja是今天来值班吗?

         不来。

         也许他作业还没有完成,Qja是图书管理员吗?

         不是。你们是同班同学吗?

         是的,那Qja,那他为什么常常在帮忙借书?

         忙不过来的时候,可能有阿姨们让他帮忙了。

         我也可以帮的。

         我忙得过来,不需要的,更希望你去看书呢。

         那个女孩子守了两个课间。

         给他们服务让他们可以安心阅读是我们在做的事,也是我们来的意义。需要传达这给他们。

         在接下来的时间,女孩子看到别的孩子借书,也会简单分享对书的看法,问过才知道家里有好几箱书,图书馆的好多书家里都有,爸爸喜欢给她买。所以很多都读过,这样的孩子,也许可以引导她和其他同学分享阅读经验和感受。在推荐给他们《夏洛的网》时,好几个孩子会主动说,哦,也有个电影吧,里面有一只猪,对不对。然后孩子们的讨论就到此为止了。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人一起值班,倒是可以一起重新阅读,和分享,以及讨论里面的故事。


         另外,之前Qja,也曾多次主动请求帮忙,上个学期甚至包括分类书上架,在中午忙碌实验过一次之后,发现他和同学对分类书目以及上架并没有什么兴趣,也不是非常的仔细,还会分派给其他同学,有的孩子就会一放了之。再上课,就会在下课之前把一切都料理好,他们进来就观察,都整理好啦。”是啊,我自己时间够,就整理好了。“

         一般都会在课堂时间做好,然后谢谢他,告诉他,我自己可以忙过来的,这也属于我分内的事情。

    也观察过他借书的是,这个学期,他总是借作文书,借了一堂课下个课间又还。

    “我都看过了,基本上每一本。”

    “所有的书吗?”

    “所有的。”

    “图书馆所有的书吗?还是只是作文书,或者只是你爱看的书?”

    “哈哈,只是我爱看的书。”

         ……

    问问题的时候,尽量的在不经意之间随口说出来。

    除了关于孩子操作扫码枪的问题,还有其他的问题,

    1、孩子们有时候会责备来晚了的志愿者,别的阿姨早,你为什么早。也会对来早了的志愿者表示好奇。现场遇到各种问题需要处理,孩子们急了也会催,也会出言不逊。

        这时候会告诉他们每个人来的路程不一样,每个人有自己本来的工作或者学习,情况可能不一样,所以来的时间不能保证一致,请理解。忙不过让他们等的时候,道歉,然后有条不紊,认为,让他们学会安静耐心地等待也很必须。

    2、关于给孩子们小礼物,或者糖果,鼓励他们阅读或者之前的征文活动给与小奖品。

         有一部分孩子是真心参与,有一部分只为得到礼品。就会引发许多小故事。

         包括上一次有志愿者给孩子们拍照片洗照片,虽然是志愿者的主动承诺,但有些孩子几乎每天都来问,并且有的说,没有拍我的,其他人呢拍了,你必须给我拍,我也要之类。也是我们需要谨慎对待的。

    3、孩子们在图书室打闹,有时候有的孩子会求助志愿者,更像是恶作剧。

            尽量的不直接干预,也没有直接制止和禁止。只提醒他们不要影响其他同学借阅和阅读。我个人一直觉得所有的规则,包括社会规则和道德,只有在理解规则本身必要的基础上,每个人就会自愿遵循。而不能被直接允许和不允许。

            去香港的时候,在地铁站和迪斯尼,在提醒排队和抱孩子以及拿大件行李做直梯的语音提醒中,有一点印象很深,就是:你如果不安静的排队,到闹,大声喧哗或者插队,会影响他人,侵犯他人的权益;如果你抱着孩子或者拿大件行李做扶梯,可能引发事故。除了关爱本身之外,这种对他人权利的不侵犯和公共利益维护让人印象很深。同样,好的阅读秩序是为了保证不打扰他人。

    4、孩子们可能会来重复办卡、冒用他人的卡,各种情况。这个学期还发现一本书上的二维码被撕下来贴在另一本书上。

        有些他们是试探甚至恶作剧,有些是想多借几本书,有些是书丢了不敢说,或者不想还;这时候,需要在补办的时候认真查阅信息(老卡号,名字)确认之后,拒绝,安静的处理,在我们自己的问题处理程序上更加完善。我个人不赞成当成事例去严肃批评,甚至扩大影响。这会妨碍孩子们再来借书,也会产生对立情绪。总之,想办法,告诉孩子们尽管理解他的诉求,但是行为不当不可取,但我们表示谅解。”原谅你这个人,但不能原谅这件事。“

             

    5、每一学年新的小读者开始借阅,他们的借阅习惯,秩序,对规则的了解和理解,还没有养成,本身理解能力也有限,再加上我们的表达本来就不充分和不够。需要我们几乎每一年都从头来过开始引导。

         首先我们自己不能急,不能乱。然后也不断的有新的志愿者加入,也希望每一个我们都可以在值班过程中摸索和总结,分享和讨论。毕竟,我们看到的,能表达出来的都是我们所理解的,每个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6、还有学生班干部和老师一样训斥学生的问题,有时候临上课,有值班的同学来让孩子们回教室,和公交站的协管员一样,也是呵斥。有一次上课铃还没有响,有孩子就来赶同学,竟没有一个同学反问,时间还没有到。在吵闹中间,也总有孩子威胁着要告诉老师。有些孩子会在另一个孩子走以后和其他孩子无力的辩解。也偶尔有孩子在威胁大家向老师告状时,会同时遭到许多同学一起的揶揄和辱骂。忙得过来的时候也会发问:”你们觉得超同学说这样的词语是ok的吗?“”会不会残忍。“偶尔孩子们会发表看法,也大多是,平时我们就是这样被对待,这样相处的。

    孩子们既要充分的被尊重,但是,也需要懂得尊重他人。

    懂得爱,能体会爱,也能表达爱。

    另外,在志愿者值班问题上,我自己的意见如下:

            因为大家都是志愿来的(所以自觉性是首要的素质),所以,对于值班,在图书馆可以正常开馆的情况下,没有强制性要求,大家还是接龙自主报名。每个人能来或者临时改变计划可以在群中提前通知。对于发布在群中的通知等,我个人并不会要求强制各位做出应答,大家有时间时留意就好。有意见和想法也可以随时留下,我们表达意见,都是为了更好的做好服务,真正有价值的。

            从某种意义上说,大家本来都有生活和工作,在服务的时候用心,服务之外,尽量少的占用彼此的时间和精力。

           所以,其实除了讨论问题,在群中我们互相之间普通的聊天可能会很少有,其实,大家有时间和愿意,是可以多交流沟通的,只是,沉默的人不一定是无心。然后作为馆长,在这一方面,以及在单独与馆员的沟通上,我其实是不够的。包括上个学期和这个学期很多馆员因为身体或者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持续值班,我既没有过于主动的了解,也没有去主动关心,有时候会很惶恐,感谢大家的包容,一如既往的参与和理解。

  • 2018-10-17 09:37:18 岐青

    用心,认真,和孩子一起成长

  • 2018-10-17 08:05:39 石晓莉

    充满爱心又细致观察、审慎思索的日志!

  • 2018-10-17 06:25:39 louhua

    让人感动的日志!

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了解微澜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