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广州20馆是一个很偶然的事情,3月底的一天,在i志愿上寻找志愿活动的时候,看到了大岭学校图书馆招募志愿者,便报名了。
于是4月1号这天,经过两个多小时,终于看到了对我而言广州不一样的面貌——这所偏僻的乡村小学。进入大门,是我很久没有感受过的校园生态。
过一会儿,另外三位志愿者徐姐、陈姐和珊珊都来了,我找到学校主任开了图书馆的门。校园不大,图书馆也就在一楼,操场旁边,非常方便学生们的借阅。
今年三四月的广州,天气出奇的好,下课铃一响,远离城市中心的浮躁,我在课间时候孩子们的喧嚣打闹中,感受到童年的美好。也很快,好多孩子抱着书来到图书馆了,我们需要开始工作了。徐姐很快教会我和珊珊如何帮助孩子借书,并安排我们在出后门的位置借书,她和陈姐则在前门还书,不得不说,微信小程序的借阅很方便,事情简单而顺利。或者说,当天的一切,都很顺利。
珊珊以她阅读工作者的经验敏锐观察到了很多有趣的现象:被借的比较多的书,来借书的孩子的学段、性别等。而我却只是在借书过程中,观察着不同孩子们借书时的表情:羞怯、兴奋、可爱、礼貌、活泼。当然,看着他们借完书满意的离开,我也已然很满足。
午间吃饭,与大家聊天时,才开始知道微澜图书馆,知道这所学校是流动儿童为主的乡村小学。也在下午交流时才意识到图书馆书籍、展架摆放的问题,才知道广州20图书馆的志愿者较少的艰难处境。好像确实,这些事情都藏在偏僻的角落,以前的我都不知道。
清明节过后,知道我的实习因为疫情还是难以开展后,想到了20馆的周五开馆日可能缺人,于是,一周过的很快,我又来了。
这次的志愿者,除了和蔼可亲的徐姐、陈姐之外,还加了张姐和权爽姐,工作还是如上次一样,开门、通风、打扫、清洁,当然,还有帮助孩子们借书。我很快对这里变得熟悉,面对几个爱和我们待一起聊天、捣乱或者开玩笑的孩子也不那么觉得不适应了。有时候想想,在这个他们短暂待过的乡村学校里,每周的图书馆或许会是他们以后记忆中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吧。
顺便一提,我想说微澜的公益项目真的很有意义,不仅对孩子们而言,对我而言也是的。我想说很感谢这两次遇到的志愿者,尤其陈姐和徐姐,她们在交流过程中传递的价值观、对我表达的善意和帮助也是一种莫大的激励。
祝好所有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