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啦
今日除正常借书还书业务外,做了立体书的修补。下午彭老师带领了1年级的同学们来看书,排排坐着,修补好的立体书很受欢迎!
开馆以来第一次3+3的阵容进行日常开馆,我和阿瑶还有i志愿张同学连续三周搭档,新馆员黄同学很快进入角色,借书理书娴熟。两位第一次来二馆的i志愿者曹同学和庄同学,做徽章和还书他们好像本来就认识一样配合默契。
今天除了几个“老熟人”外,大概有10位小读者来申请当志愿者,也有人说她也想做个徽章。
朱LT送了我一棵芋头苗。
初次到馆开展馆员工作,得益于岗前培训及测试,在其他伙伴的支持帮助下,很快就上手了。同学们借阅图书的热情超乎我的想象,短短课间十分钟,就能把馆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借书操作也是一直停不下来。
大部分同学已经十分熟悉图书馆规则了,但个别超期未归还图书、未带借阅证来借书的行为仍需反复提醒。
阔别学生时代已久,但我随手拿起馆里图书翻阅,仍能想起曾经捧着书沉迷文字的快乐。也希望自己的小小行动,能为同学们创造更多阅读的机会,去体味阅读的快乐~
p.s 对强迫症患者来说,整理书架很有成就感。甚至还有同学发现了我摆放的小心思。有一层图书很快就被扫荡而空了,只剩孤零零一本,我都很好奇到底是怎么样有趣的书呢🤔
相对前几天今天升温了,阳光挺好。今天呢主要是做些问卷装信封的事,中午还遇到了3位四年级的女同学一同来帮忙,大家一起协力赶在放学前做好了事情!很充实的一天!
和4位小伙伴一起完成了巨量的工作:将馆长准备的给每一位参与问卷调查的小读者的回信连同答卷、书签装信封。馆长昨天昨晚做了示范并且完成了一半的工作量,回信和方式让人感动,相信每一位小读者都会感受到被关注和尊重。
今天我们先后邀请了近十位小读者帮忙,袁ZH、李C、陈QW像往常一样辅助借还书补卡维持秩序,李XY帮忙整理书架,刘WT很关心答卷的奖品,和两位同学一起帮忙微澜LOGO章,中午有三位四年级女生向老师请假不午休,来帮忙装信封,谈笑风生,给我们带来很多欢乐,感受到像一馆午间的气氛。
此次是经历去年整备活动后,第二次入馆,好在这次是天晴,出坑梓地铁口后,便选择走去学校,时而有阵风。到学校后在保安室登记,开门进校,到图书后已经有一位小伙伴来了。随后人员到齐,告知今天要做的事情,开干!
上午我主要是做借书事项,做事中有位男同学,他在旁说他之前也做过志愿者,问我需要帮忙吗?夸了他很棒,后面好几节课间,也有看到他来啊。也遇到一点小状况,主要是卡冻结,询问宗老师,宗老师进行了讲解,涉及到卡片是否已办新卡等,到中午和另两位伙伴一同去食堂吃饭。
中午帮忙改了上次的问卷,改卷中有多个与全部正确插肩而过的答案,也有些有趣的回答,也看到写题的挣扎(有道填空题,旁边有5个左右的涂改痕迹,看来想了很久啊!)。
下午有一位老师带着班级的同学们一起来到了图书室,有的同学在一旁静静的自己看书,有的一起看书相互交流着,看着就笑了啊。快到放学的时候,遇到了一群男同学他们带着作业来到了图书室写作业,也遇到了一位男同学,他来拿他借的有关食谱的书籍,也跟其交谈起来,他说他会做些蛋炒饭,下面之类的。他还喜欢看冒险类的书籍,询问是否后续会有“哈利.波特系列的作品“(神奇的魁地奇球神奇动物在哪里诗翁彼豆故事集)。也遇到了问题,有本书(我的心发芽了)显示在借,问了其借书的同学,同学说未借书,请留意!
同学们借书的热情都很高,也有些很爱看书的同学,上午借书看好了下午来还,再借书。
今天我和四位伙伴一起干得很带劲。龙同学是接着上周第二次来微澜,虽然大四的他之后可能不来了,但是他表现出来对微澜图书馆、三知困难儿童服务中心的关注、认可,让我觉得他和微澜的缘份刚刚开始。阿瑶是去年参加过市集和二馆整备的,再见到感觉今天的多任务和重活都有希望了。戴同学对小读者很感兴趣甚至关注到他们借阅卡的小装饰,改卷麻利还能发现小读者卷子中的闪光点。张同学也是大四,他家住坪山,他说最近要是有时间还来。
辛苦啦
工作量巨大的一天,辛苦了!
今天学校各年级考试,除午间借阅人数如常,各节课间来人少。趁此机会,1+3组合按计划完成了问卷调查的准备(除纪念品奖品盘点准备)。三位i志愿者分别从南山区、龙华区和龙岗区过来,其中年轻大学生学弟七点就出门了,九点多就到达,还约好了下周也来,真是太好了!三位伙伴踏实肯干有创意👍👍
几个老熟人喜欢上了扫码借还书,黏在借书处还书处旁边,重复说“我也会”。李C上周负责过维持取书处秩序,这次老说“李XY(上周帮忙办借书的女生)今天不来了”,直到我让他帮忙扫码了一会儿才满意离开。袁ZH发烧了,还来,没给他机会帮忙,气鼓鼓地离开。最好笑的是刘WT,放学的时候来了一下打个招呼“人这么少”出去了,过了一会儿进来嘴唇带血,手指捏着一颗白色的物体,说刚才摔了,然后踱着方步走出去了。
今天试着调配两本武器方面的书,给1馆军迷看。
和馆长一起值班,交流了最近几个事情的想法:一年级娃娃按班级借书送到图书角定期更换,可以与彭老师带的班试点;问答比赛全部环节我们安排不劳烦学校;招募读者志愿者,可以试试以奖励形式,只在于缓解临时人手窘迫和增加读者黏度,对几个小读者观察下来,他们难以对重复琐事保持热度。
鉴于学校对学生奔跑于课室和图书馆之间,预备铃响之前,大喇叭喊借书同学将书和卡留下,下节课在借书处取,不断提醒“不要跑”。有一定效果,可惜读者们急急忙忙将未扫的书放到取书架。 取书架也小,不能像1馆那样,让所有人一开始就将书留下。
前一天有点没睡够,打哈欠中度过的一次值班。和宗老师俩人,上午前几节课排大长龙借还,还穿插补卡的找书的来闲唠嗑的。。真有点吃不消。
补了二十多张卡,卡套全用完了。重新又梳理了一下补卡流程,觉得还是把每学期的补卡机会还是调整为一次比较好,不然成本比较高,馆员也实在忙不过来。
留言箱收到三张纸条,2条都是希望图书馆多开馆的,我也想多开一天的呀,目前做不到呀。。
这次值班比较有进步的是有意识的把几位图书馆积极分子号召来做志愿者,宗老师吃饭的时候就请了一位女生来操作借书,我也赶紧号召几个同学帮忙维持秩序,不然真就控制不住场面了。在几个课间和放学前怂恿几个男生整理书架,最后效果还不错,可以考虑设计一下同学志愿者机制。
同样需要考虑设计的是借阅规则问答,在下周三开展吧,不能一直拖了。
一年级同学真是让人喜欢又头疼~如果下周人手足够的话,觉得可以在一个班试点一下送书进班,摸着石头过河呗。我觉得好处是明显的,原本闲置率很高的绘本可以用起来了,而不是紧紧张张一周不一定有一次的阅读课。当然困难是有的,所以也不着急吧。
我们在二馆也有粉丝了。
袁ZH给同学扫码借书了,其他同学也被吸引参与服务别人;谭RH是真的读者,每节课都来,不带卡也要求借书;刘WT看大部头书,也给我们建言献策;朱LT见面时得意展示他刚发芽的小植物。
犯愁的是,学校对学生们奔跑来回于图书馆和他们在另外一座楼的课室间,有安全方面的担忧。
今日惊蛰,天灰灰的,有小雨。
今天来了两位i志愿者,和宗老师一起四个人值班。大家一起把学期末剩下未处理的新书以及之前学校捐的35本绘本做了上架,划掉一个待办事项。
然后还给上学期末更改书本分类时,匆匆写上的索书号做了更新,贴上新的标签。两位i志愿者非常有耐心,很投入地一同完成了这项有点重复、琐碎、机械的工作。
他们还跟宗老师一起合力做了图书馆的意见箱,画得很好看,字体给人一种柔和的感觉。有时候来的i志愿者们,能够发挥出创意来做一些灵巧的手工活,简直就是帮大忙了~
今天有几位小读者很积极地要帮忙借书干活,就让位给他们体验了一把志愿服务,还招来不少同学表达同样的意愿,刚好今天是学雷锋日,很应景。
但话又说回来,现在图书馆对小读者们来说“过分有吸引力”,下课经常是从教室“飞奔”下来的,还有个别同学之间跨过花坛就跳过来了,这里边确实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也不免引来老师的担忧。这有什么好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们不要跑着过来呢?
去掉了个待办项,顶呱呱!👍🫶
可惜那个信箱没粘住掉下来了,临走前绑/粘并举,“固定”在窗户的防盗网上了,对不起郑同学这么好的创作。
今天二馆少有的强大阵容:2+3。借还书之余,
1.潘老师带领i志愿刘同学给书架贴上了形象多彩的分类便签;
2.i志愿彭同学黄同学主动学习并承担了补卡任务,完成得有条不紊,耐心细致;
3.对堆放在1#架旁边的书,重分类或者补录了索书号上架;
4.将8#架顶彩印少页数图书转到窗边铁书架上(原周转架),未定义架号;
5.将成语小故事等三个系列小本本放进阅读区纸盒,加上大字标签,方便低年级读者取阅。
未完:
1.借阅规则、图书馆秩序有奖问答活动待细化;2.建议提供借阅数据到三本,有逾期记录者除外;3.建议一年级读者可以在上课时间老师带领下,(来馆阅读课集体离开前)借一本书回家。
单次借阅我觉得确实可以升为3本,一年级同学借书有待跟学校沟通
早上9:30到达坑梓,带上一杯提神茶(其实是到图书馆忙起来经常忘了喝水,去之前至少先给自己补上一杯哈哈),边喝边走前往图书馆,提前五分钟到达的时候,宗老师已经在给今天的三位i志愿者介绍工作内容和流程(一如既往的靠谱放心),跟大家挥手喊着早上好,正式加入开启今天的工作。隔了两个月开学后第一次到馆,熟悉的展开~
今天主要做的工作是手工制作分类标签,这也是上学期末更新图书分类后遗留下来有待完善的工作。和刘志愿者两个人合作,结合了创新思路和传统方案,先将一直没用上的书面封套裁剪下来合适的图案,后再手写补充缺失的部分。
一顿操作下来,有了像“中式传统”类目这样,从书面封套上裁剪下来各种标志性的中国非遗的图文,这样不管是志愿者在整理图书时,还是读者在找书的时候,看见中国非遗的字样和图案,就知道“中式传统”类目的书籍在这里,既醒目,又明了(自认为是这样哈哈)。
同时,也有像“哲学”、“教育”、“科幻”这样,没有合适可用的书面封套,那就自行制作。或者像“小说”这样,手写“小说”字样的同时,贴上各种小说主人公的图画,来增添一些趣味性。总之,既考虑到功能性,也尽可能通过创意来提升图书馆的视觉趣味。
今天印象很深刻的,是一位小读者,一来就问“有没有理财的书”,一语惊人,把我和志愿者问笑了。给他推荐了小狗钱钱,他说家里都有,而且看过很多遍了,他想找穷爸爸富爸爸系列的。图书馆里没有穷爸爸富爸爸,倒是想起来家里有,想着下回整理一下把家里合适的书捐出来。幸好,后来突然想起来,学期末的那批赠书里头,当时有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最优解人生》可能合适。这本书当时印象很深刻是因为那是孟岩(某理财APP创始人)在播客里推荐过的书。于是,我“隆重”地给小读者介绍了一下,他立马把手上原本随便拿来的一本书放回原处,借了这本《最优解人生》。其实这位小读者对他很有印象,因为他每次来都特地要找一些听起来像“大人”才看的书,没有找到合适的,才会退而求其次借其他“适龄”书籍。
隔了一个假期回来,看到很多熟悉的读者面孔,感觉大家有点变化,但也没有变化。可能发型变清新了,毕竟过了个年,但是逛图书馆的热情依旧。
晚上回去的时候,和宗老师一路,了解了一些1馆和2馆的情况,当聊到之前1馆举办过什么样的活动的时候,话头就没掉下来过,很多值得分享和借鉴的内容。其中有一次动物邻居的活动,宗老师分享到她当时不想借阶梯式教师做成大型讲座,而是希望和读者们保持平等的关系和视角来进行,最后分批次在图书馆内做了6次小型互动分享会。这个地方让我很触动,当她分享出来的时候,我也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因为是宗老师啊!第一次进馆的时候,就觉得这位小朋友口中的“奶奶”或“姐姐”,相处起来特别舒服,恰恰就是因为这种不讲究尊卑感的平等意识。能够在微澜遇到和认识宗老师,很幸运!
虽然2馆现在人手可能还不是很足,但是相信这学期下来,肯定会迎来很多变化和发展,会越来越好的!我们一点一点慢慢来~
我们每次一起值班,总能发生点化学反应!今天说到跟小读者的问答游戏,又将变成一个大活动了;等我整理一下跟妳过一遍哈。👊
差点忘了!今天从宗老师手里接过洗过的围裙,那一瞬间感受到了小确幸哈哈,感恩的心~
好厉害!!!好赞!
新学期第一次开馆,和宗老师一起两人,工作量爆炸的一天。虽然数据上就借了200来本,但人流量还是很大的。
收到了若诗寄来的两包糖果,给每位借书的同学发了一颗,领到的同学都很开心,很快消息就传开了,很多同学来要糖吃,还有企图偷偷拿的。。下午太忙就没继续发了。
补办、新办了24张卡。4位新同学,1位是卡模糊重办,剩下的据说都是丢了。安排他们先在卡套附赠的小纸片上写下名字班级,上课时间再补。把补办卡需要的物品都放在一个箱子里了,感觉这样会整齐一点?
有3个还是4个班的一年级学生在老师的带领来图书馆看书,小不点们刚进门的时候都乖巧又礼貌,进门就喊老师好~一分钟不到就挤挤挨挨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看起书来了,老师不断地企图维持秩序,效果形同打地鼠,打下去一个又冒出来俩。总算挨到下课,一看书架上的书,层峦叠嶂东倒西歪。。
公示栏用起来了,贴上了有书未还和有卡未领名单,效果还行,很快就搞清楚了3个同学超期未还书的原因。一个女生告诉我在未领卡里有她的一个同学,这位同学已经转走了,电话联系不上,她很想念她,能不能把这张卡领走。我让她把卡领走了。有自来熟的同学找我聊天,问我工资多少谁来发钱,我说不挣钱,好像有点不太相信的样子。又说起没有这个图书馆的时候,班里会有个图书角,大家带书到学校交换着看。问他对现在图书馆的书评价如何,表示相当满意。我心想那可不,真金白银啊。
下午时候有位同学来到馆里找书和卡,他说原本应该都在取书处架子上,都没了。是我把卡收起来了,但是收的时候没看到书;宗老师说有印象把卡夹在书里放那的,似乎是另有同学把书拿走、把卡留那了。如果果真如此,还真要想想办法。
原本的黑架子还是不淘汰了,打算改成馆员推荐区,推一些不太好借但本身不错的书;摇摇晃晃的黑板绑了两根绳子,效果还不错;港中深赠的大相框终于固定在书柜上了。今年还是开源节流能省尽省吧。
还有三堆书没有处理完;立体书也还没有重新投入使用;桌子下次去要撤掉一张;未还和未领的书、卡要持续推进;丢书现象虽然较少但貌似是有,要想想办法;当然最头疼的还是人手,船到桥头自然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