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2018年在拉萨的日子,在朋友的民宿做了一个月的主理人,第一次有勇气打开了《西藏生死书》完整的读了一遍,那一个多月的时间,第一次集中的遇到很多在年幼或者年少年轻丧亲的旅人,第一次感受到到生命里那些无法弥合的破碎,深洞,那种深切的哀伤,以及追问。
在乡村生长长大,自年幼时期,死亡无处不在,丧礼都漫长盛大,哪怕最穷苦的人家。但公开的谈论往往是丧礼而非逝去的人。大学时期遇到舅舅,第一遇到同学朋友父母的死亡,那时候除了懵,完全不知道如何面对,也没有回家;也不知道如何和朋友谈论以及安慰,只有缄默。
16年外婆过世后,出殡后的,为了避免妈妈哀伤当中还需要面对无数关于葬礼的问询,立即带了妈妈去旅行,虽然只外出了两天,妈妈马上就要回家。但那短暂的隔离依然是有效的。不过生活里,妈妈还是会在生活里拒绝再谈论外婆,她只在自己的心理怀念吧。
在做微澜的七年多里,逐渐通过阅读,去了解和理解生命,死亡。
这两年,爷爷奶奶陆续离开,自己也已经可以在葬礼中亲友相聚的时候,和家里人大家一起笑着谈论,怀念他们,哀伤会在,怀念也在。
因此,也想把最近梳理过的图书分享给大家:
一、先推荐亲亲图书馆《这就是中国》
其中《这就是中国 清明节》这一册,涉及的内容很丰富,上巳(sì)节、寒食节、踏青郊游、秋千等来源,一副完整的故事生活图景
二、再分享一席今天发布的视频“隐藏哀伤”
#小程序://一席/XJoQr9Q58zDxzpE
演讲者李昀鋆图书:《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
三、《你离开之后》+《我离开之后》
《你离开之后》,这本在微澜图书馆,部分图书馆是有馆藏的,阅读的读者,从三年级到志愿者和老师
后来,这也是经常会作为礼物送给朋友的图书
四、一些生命教育的绘本
4.1 微澜绘本集体备课厅大家共读过的绘本
《獾的故事》
《也许死亡就像毛毛虫变成蝴蝶》
京东内容简介:故事从公园里的一条毛毛虫开始,通过发生在祖孙两人之间的一场生动开放的对话,探讨了生命和死亡的哲学课题。对话涉及了个人对待死亡的态度,比如“你害怕死亡吗?”“临死之前你还想做什么?”也探讨了更深入的哲学问题,比如“为什么我们会死?”“死后会怎样?”等等。面对克里斯钦的提问,爷爷以智慧和幽默的态度予以回应,有时则坦承他其实还不知道问题的答案。在一问一答之中,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想法,激荡出更多对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在消化后融合出了一个彼此满足的答案。祖孙俩对话中自然流动的情感、直白单纯的提问、具体易懂的美丽比喻,搭配绘者温暖的图画,让这本书在谈论起死亡时,显得轻柔又平易近人。
《熊和山猫》
《活了100万次的猫》
《大象的算术》
《想念巴尼》
《鸭子遇到死神》
《苹果树上的死神》

《小伤疤》
《有麻烦了!》
是我自己出于私心一定要放在这个主题里做推荐的绘本,我会理解外,外婆是离世的。关于怀念,也关于亲子如何相处。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的绘本都很特别,要做严重推荐。
摘自京东:《有麻烦了!》故事中的小主人公 一不留神,将外婆留给妈妈的桌布烫出了一个印迹,这个桌布是妈妈的最爱……这下子思绪乱成一团,要怎么去除这个印迹呢?世界上*昂贵的洗涤剂、超级厉害的网络偏方、再多的祈祷都没有用。坐在椅子上冥思苦想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把过错推给妹妹、爷爷,甚至风都不是好办法。就算逃到天涯海角也没法解决问题。*后还是向妈妈认了错,没想到妈妈不但没有责怪孩子,还用针线把印迹美化了一番,变成了一条可爱的鱼。如此一来,这个桌布就有了三个人共同的回忆。
图画书作者说:“若没有文字,这也是一本不错的形状游戏书。”作者通过简单的线条,精准地呈现出孩子丰富的内心世界。这种对于形状的联想游戏,能够启发孩子的创造力,亲子也可以把游戏带到生活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作品。
小鲁和小女孩经常在一起玩,他们一起度过很多快乐的时光,有一天,患病的小鲁不幸离开了喜爱他的朋友们……校长说大家应该做一件事来纪念小鲁,于是他们为小鲁修建了一座池塘。一本表现生命教育题材的图画书,可以帮助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悲伤、表达思念。
4.3 其他绘本
其他的还有(参考豆瓣@斑斑的绘本早餐):
《胖金鱼去哪儿了》《爸爸的围巾》《彩虹的花》《小猪,别哭了》《楼上的外婆和楼下的外婆》《象老爹》
《外公》《风到哪里去了》《找你生日快乐》《爷爷的肉丸子汤》《我的忧伤像一头大象》《再见的味道》
《哭吧,但不要心碎》《回忆树》《小树的话》《再见了,艾玛奶奶》《爸爸》《我永远爱你》《象背》
《鸟儿在唱歌》《小小的她的来访》《安德烈的愿望》《人山》《生命的故事》《外婆的蓝色铁皮柜轮椅》
五、主题套装绘本/桥梁书/儿童文学
《我的小小忧伤》系列中第一辑⑥《我的狗狗死了》(无字书一本)
《天蓝色的彼岸》
《马克的完美计划》 C计划推荐:当我们谈论死亡,其实是在谈论如何更好地生活。
这部分个人太缺了,大部分的儿童文学都并未真正读过
六、人文社科思辨自然科普
6.1 《生命的故事》
6.2 和世界对话的孩子 《生与死》
3、思考的魅力 8
七、谈论死亡,离不开战争
战争主题的书单可以直接用哈
豆瓣 @微澜图书馆 书单:战争主题图书
豆瓣@请叫我北京三知 书单: 书单|与战争相关的书籍(含儿童,反战)
欢迎大家继续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