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11:05至14:20在
北京18馆执行日常值班,实际服务3.3小时,通勤时间1.0小时,合计耗时4.3小时。
九年级的同学今天有一节考试,之后就不会再来学校了,同时六年级的同学本周五有一个考试,也就结束在这里的学习了。所以我们今天不是开馆的日子,也来给大家发明信片。明信片是18馆自己拍摄和制作的,有两种。一种是南七家学校标志性的雷锋雕像和图书馆的几张照片,另一种是学校的校园,很漂亮的篮球架和蓝天。明信片的反面志愿者写了很多寄语,还盖了微澜图书馆的章。
我还画了一个很丑的黑板报。本来我们兴冲冲的,但是九年级的同学很沉闷,六年级的班主任阻拦着不让他们来图书馆。
最开始破冰的是两三个九年级的男生,是海洋跟他们聊的好,叫他们上来领明信片的。我们临时找了几张大纸让他们登记一下姓名,联系方式和去向,还有地址。没有人会写地址,能写去向的就不错了。
幸亏有这个登记,后来我们发现初三的同学去向基本上是北京,有同学说他们去房山。有志愿者说房山是一个技术学校。很有意思的是六年级的同学去向基本是回老家,各种各样的老家。所以初三还在这个学校的人,基本上就是放弃高考的人。顺便说一句,我上个星期租房子遇到一个退租的家庭,他们也是小孩六年级毕业要回老家。
六年级来的同学很少。我问了几个长得比较高的同学,我说你有六年级的朋友吗?你去他们班里面叫他们一下,因为之前班主任答应叫他们的,显然没有告诉他们。后来哗啦啦来了一些一班的,我又让他们去叫2班的同学。中午的大课间基本结束了的时候,六年级填了30多个同学,九年级只填了9个同学。后来我们商量,午休结束的时候再去九年级的班里面发给他们吧。
等到我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班里的时候,感觉他们非常沉闷,果然不是“啊,我的青春要在这里结束,我要好好珍惜最后一天”的感觉,而是“我恨这里我也恨我自己”的感觉,我请他们填一下姓名领,或者你不用填姓名,我送你一张,他们都面无表情的拒绝。我一个一个桌子的问他们,一点都没有觉得尴尬,我很怕他们以后会后悔。这次地推我推出去了4张。
六年级的一位班主任过来告诉我,孩子要毕业了,不要再让他们借书。我跟她聊了几句,加了微信,她说她是为我们的工作好。
学校的教务主任也过来提醒我们,不要给毕业班的借书。我跟他咨询了韩老师上次来沟通的性教育开课的事情。他说帮你们问过校长了,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这个有些家长会有意见,这个学校的高年级不要想开这种课,肯定控制不了。要开也要从低年级开,但现在昌平教委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我跟他加了微信,他说之后如果教委要求课后延时的话,可以考虑欢迎志愿者来开绘本课。
我属于心里面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的阈值很宽的人,我会努力理解阈值比我窄的人。
对了,今天到场的4个志愿者互相聊了一会儿天,谈了一些相关感受和见识,我们都是海洋的拍摄素材,希望他的片子快点推进下去。我之后也想加上这些同学的联系方式,去年疫情时候联系过的那些利民学校的同学,我前几天跟他们打个招呼问有什么需求,最近好吗?哇,居然有好几位已经把我删掉了,他们基本上回复的都是已经回老家了。有一个老奶奶对他的孩子特别骄傲,说他学习可好可好了,假期的时候他会回北京来玩,有学习的需要会问我的。